中岳庙结束后,出于安全着想从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问师傅到卢崖瀑布多少钱,30元,用手机地图看了下从中岳庙到卢崖瀑布没那么远,怎么要30,师傅说一直给我送到景点里面的登山路上。好吧,上车,后来下山的时候,和一个本地的人聊天,那人说我被黑了,得了这个教训,以后再打车,一定先问价钱,再还价,拒绝做肥羊。
这是我用google的我的足迹软件记录的登山路线,但是开始徒步的时候忘了记录,于是走了快20分钟左右才打开,而结束的时候也同样忘记了,最后还在去市区的车上才想起关闭软件,上面的徒步路线我已经用google earth修改了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起点是卢崖瀑布,终点是申半坡。 全长我用了快8小时。
从卢崖瀑布景点售票口进入,需要走几分钟的路程到达登山路线,这里背面是嵩山滑雪滑草场,春夏秋滑草,冬季滑雪。好像没看到人在滑草,也没进去
还是这张图最好,之前在百度贴吧发现这张图下载下来,游登封的时候,方便多了,如果需要可以给我留言,还有更清楚的图片。
嵩山,五岳中的中岳,嵩山是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组成,1982年,嵩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8日,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峻极峰)1491.7米。大约在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开始称中岳嵩山,与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共称五岳。
关于太室山的名字有个传说:大禹的第一个妻子涂山氏生启于此,山下建有启母庙,故称之为“太室”(室:妻也。)
卢崖瀑布:相传唐玄宗年间,卢鸿乙被封为谏仪大夫,但他无意做官,于是就来到嵩山隐居,在太室山下广招天下才子,设坛讲学,后人遂称此崖为“卢崖”,称卢鸿乙隐居的地方为“草堂”。在他去世后,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卢崖寺北的峡谷内,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平时泉水泻崖而下,好似千丈珠帘高挂长空。(这里指的就是卢崖瀑布)。上面说的卢崖寺早已损毁,不过在去卢崖瀑布的山路上有个卢崖寺,应该是新建的。
供奉托天老母和姜子牙,中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建都于登封的告成镇,第一位君主是大禹的儿子启,由此中国从禅让制过渡到世袭制。
官方解说:嵩山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的诞生和演化是地球沧桑变迁的见证。大约从36亿年前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来自地幔的基性熔浆和酸性岩浆侵入,共同堆积了基性火山岩和酸性侵入岩为主的被称作登封群的花岗绿岩系。距今约25亿年时,嵩山地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壳运动,也就是地质史上的“嵩阳运动”。“嵩阳运动”的结果使海底沉积的花岗绿岩系受到近南北向的应力作用、温压效力而发生褶皱隆起慢慢露出海面,形成山脉,这是嵩山首次初露峥嵘。后来经过漫长的风化、剥蚀,这些山体渐渐被夷平,加上地壳不断下降,夷平后的元古嵩山又被淹没在海水之下,形成海滨和浅海环境,并且接受了被称作嵩山群的碎屑物质、浆质及钙镁等物质的沉积。距今约18亿年前,发生了一次全球性的地壳运动“中岳运动”。来自东西方向的应力作用和温压效力,使海底的碎屑岩、碳酸盐地层慢慢隆起成山,露出海面,嵩山第二次屹立于中州大地。“中岳运动”后,嵩山再次被慢慢风化、夷平、下降,逐渐又被海水吞噬,形成滨海、浅海、山间盆地环境。先后沉积了马鞍山群、五佛山群和罗圈冰碛的地层层序。到了距今5.43亿年前后被称为“少林运动”的地壳运动,使嵩山一带大范围的升出海面,初步形成了今天的嵩山山系,结束了地球生命大爆发前的元古宙演化历史。后来虽然又发生了古生代广泛的海浸,但嵩山山系的主要山峰再也没有被海水淹没。到了距今2—0.65亿年的中生代晚期,强烈的“燕山运动”波及嵩山,使嵩山地区发生了巨大的剪应力。在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唐窑——中岳庙断裂带拦腰将嵩山山系截成三截,并使峻极峰及五指岭依次向北西方向推移了3公里和7公里。距今0.65亿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嵩山进一步隆升并遭受风化、剥蚀。从而形成了今天沧桑秀丽、多姿多彩的地质景观 。
数学数论填空题,难道是没事到这里做做数学题?
潭子里的水已经很脏了,变黑了,说明至少有一段时间没有水了,那卢崖瀑布呢?
由石英岩构成,在地壳内力作用下形成的造山运动中,经过长期的海水冲刷,风化剥蚀,直立的石英岩与尖棱褶皱形成的奇特节理地貌景观。
玉镜谭,这与看见的明显不符啊,应该叫黑池潭
我能站在这里拍照,说明瀑布无望了
找了一下,没发现在哪里,至少没有路标指明
我要退票,买的卢崖瀑布的门票,为什么没有瀑布!如果有瀑布的话,那一定很壮观,落差很大。黑色部分应该就是瀑布长期冲刷的结果。官方说落差达250米,海拔高度为850—890米,斗径约450米,形成于距今200多万年。
到这里,距峻极峰大约只走了六分之一的路程
官方解说:一线天是一条宽不足1米,高约百米,长有170米 的悬崖缝隙,两侧光滑陡峭,如同刀劈,仰首望天,纤纤一线,几乎缝合,惊魂动魄,传说这是一条神仙聚会的通道,神仙行走其间都要衔枚塞铃,剑气息声,故人 们又把此景叫作“一线飞天惊仙翁”。传说为汉钟离、李铁拐等八仙从此地登嵩山主峰拜会中岳大帝所开辟。在一线天西口覆盖着一株黄楝树,树干扁宽,紧紧抱着 石崖,根扎石缝,无土而挺拔,树干覆卧在神会门口,人称神仙树,是八仙离开这条唯一通道时留下的路标
这应该是泄洪用的,防止山洪爆发,从这里引水下山,现在的河南很干旱。
很粗的钢丝缆绳,应该是某些情况下上下山直接传递物品所用。忘了说了,太室山是没有索道的,想到峻极峰,必须徒步。
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上山,下山,再上山……
嵩山动物之蝴蝶
在嵩山自由翱翔
又是一种蝴蝶
嵩山国家基准气象站,离峻极峰还有一半的路程,这里有商店,如果需要补充食物和水,最好在这里补充,从这里到顶峰基本上没有商店了。
各种各样的蝴蝶
走到这里的时候,你会感觉非常的凉爽,缓慢流动的风加上略低的温度,让你顿时神清气爽,精力百倍,继续前进
从一线天开始以后,很多人都因体力不支,原路返回,在气象站的时候,遇见一个老人家,一个人拄着登山杖爬山,简单的问候下,后来也没遇见登山的人了
掉下去的话,尸骨无存啊,登山还是要注意安全
峻极峰,你在哪里
嵩山动物之蜗牛,很多台阶上都有被登山者踩死的蜗牛
其实也就是一个很浅的洞
又是这样的台阶
很多地方都没有路标,而且有的道观也没有看见牌匾,也不知道在哪里。从这里左边上去,有条土路可以超近上峰顶
终于到登封坛了,而峻极峰就在旁边。
中国唯一女皇武则天对嵩山更是情有独衷,一生曾8次登临嵩山,公元696年,女皇武则天在嵩山举行了隆重的封禅大典,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以示她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之意。
嵩山太室山,也就是嵩山顶峰–峻极峰,照相是必须的,还好封顶有不少登山者,帮忙拍张照。
卢崖瀑布这条线有点远,走的人没有嵩阳书院那条路多,而我选择嵩阳书院下山
这里缺个人
嵩山动物之小花猫
上山比下山累,但是下山比上山伤膝关节
嵩山不愧是地质公园,褶皱,断层比比皆是
下山的路上反而遇到不少上山的人,告诉他们还有3个小时的路程,建议他们明早再来
累了,从三皇口下来吃了一碗凉皮,8元一碗,味道还不错,从山下到山上,商店里基本都有凉皮卖
中岳行宫,武则天登坛封顶时住的地方,现在里面供奉的是太上老君,所处的这座山叫做黄盖峰
好蓝的天啊
李白《赠嵩山焦炼师》: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还归空山上,独拂秋霞眠。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霓裳何飘飖,凤吹转绵邈。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紫书倘可传,铭骨誓相学。
炼丹庵,李白希望拜师学道的这位女焦炼师就是在这个石房子里炼丹的
官方解说:“嵩阳运动”是距今25亿年的一次全球性地壳运动,由张伯声院士于1951年在嵩山南坡发现并命名。
“嵩阳运动”地质遗迹是地壳运动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中形成的“高角度不整合”界面。它既是不整合面,也是古风化面,又是受后期构造运动影响顺嵩山群底滑脱的构造面。
“嵩阳运动”地质遗迹界面是划分太古宇与元古宇的界线,界面之下是太古宙沉积地层 ——登封群;界面之上是古元古代沉积地层——嵩山群,界面清晰地反映了太古宙末发生一次广泛而剧烈的地壳运动,这次运动使登封群花岗绿岩建造(TTG岩套)遭受挤压变质,褶皱造山,剥蚀夷平,并形成 了具纬向构造格局,多期构造变形和“三个古代”岩浆序列的古陆核。它标志着地球演化早期的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嵩山群属滨海—浅海相沉积,与登封群有截然不同的变质、变形和岩浆活动历史,并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登封群不同层位、不同构造部位上。
“嵩阳运动”地质遗迹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场所,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不可再生,是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亭子下来,在路口边放着一块石头写着:老母修行洞,一小段土路上去后
这条狗一直跟着我,估计这是它的主人家,看家护卫呢
其实这里面就是一座道教神像,也没有解说
安阳宫
峻极宫,嵩山是道教名山,在山上看见的当地山民也都留有道教的发髻
到这里,就快到下山的出口处了,其实这座嵩山上并不完全是道观,在这附近还有个观音阁,里面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
终于从景区出来了,出门后有两条路,直走是到嵩阳书院,右边是到法王寺和嵩岳寺塔,因为当时我下山是5点多,看地图法王寺和嵩岳寺塔就在附近,所以就像一并看了,明天好去少室山,但是错了,很远很远。所以建议大家直走去嵩阳书院游玩,就算时间还早,想去法王寺那边,也直走下山,因为这里离嵩阳书院比较近,而嵩阳书院就在马路边,所以马路边比较好打车还价。
我以为就算走不动了,至少还能做个黑头车去法王寺那边,但是根本没有车,什么车都没有,就是一条又宽又长的马路,沿着马路走了快20分钟,途中遇到一位当地的路人,聊了一些,到达申半坡后,发现两条路,左边是下山到市里去,右边是上山去法王寺和嵩岳寺塔,问了路人,法王寺还远,要打车,于是在申半坡路口的小饭店找个一个黑头车25元到市里,没办法,这里没有其他车了,所以人家要多少只能给多少。
还要提醒下,嵩阳书院,法王寺,嵩岳寺塔等等都是在一个大的景区内,进入这个景区就要买票,所以这意味着下次到法王寺还要再买嵩山的门票。
在市政府附近找了家快捷酒店住下,腿已经又酸又疼,洗洗睡了,明天还要少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