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玩明中都鼓楼之后,我来到了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这个遗址,所谓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就是以前的明中都皇城留下的遗迹。本以为是一个已经开发好,规模宏大的地方,但是没想到一段崎岖的小路后被我发现了所谓的明中都皇故城。
明中都城遗址在1982年被列为全国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凤阳县城的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发祥地凤阳所营建的一座却于中途夭折的都城。1369年,朱元璋为显示其新王朝的威势,开始在全国调集百工技艺、军士民夫等,数以万计,大兴土木,在凤阳营建中都。“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以《宫皇图》为模本,设置“行工部”,其“规模之大、规制之盛、工艺水平之高,实冠天下”。中都城共有内、中、外三道城。外城周长约30公里,设四门,每座城门以内都有一条笔直的干道,纵横交错。中间一道为禁垣,周长7.8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四面设4门。即南曰承天门、北曰北安门、东曰东安门、西曰西安门。禁垣以内为宽约80米的护城河,被护城河环绕的才是内城,即皇城。在中都城内十分明显地存在着一条纵贯全城南北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外城的洪武门,北到外城的正北门(未建成),全长近7公里。中都城内的各种建筑无不规整对称地排列在这条中轴线的两侧。居中者为三大殿,其左、右分别为东、西二宫,向两翼分别为文华、武英二殿。其前为奉天门,后为后三宫。皇城午门以南,左为中书省、太庙,右为大都督府,御史台、社稷。明洪武八年(1375年),“罢中都役作”。后因取材建龙兴寺、历战火等原因,城墙及宫殿被大量毁坏,至20世纪70年代初,仅剩残存的午门、西华门台基及1100米长的城墙,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现正陆续修复中。六百余年来,中都城建筑几经苍桑,但察其规模布局和遗物、遗迹仍十分壮观。
通过导航让我知道了它的大概位置,当看到这个保护碑文后我知道目的地快到了,往前几百米,靠近左边我看到了遗留下来的明中都皇故城
这是在皇城的外面
皇城中门
这是城里面,上面没写是哪个门,但是从位置看,可能是东边的门
皇城墙高15米,全为长40、宽20、厚11厘米的特制大砖所砌
一部分残墙已被黄土覆盖
在城门这一块,外面已经被用围墙保护起来了,附近有施工的痕迹,应该是正在逐步修复,新砖和旧砖混在一起,历史也慢慢的模糊了……
这三只小猫真会享受,躺在这个没人的地方悠闲自在,打闹着
城外80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以内为皇城,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有皇城了,外城的遗迹可能已经找不到了
城楼上的个人印记也不少
城楼的长还是比较长的,有好几十米
大片的杂草,看来这里已经很久没人管了
龙虾?麻辣串?原来这里还是一个吃大排档的好地方
在这里钓鱼肯定很爽
砖上面好像有字,但是我不认识,我是个文盲
城楼和城墙已经断开了,难怪,几百年了,战争不断,保存这样已经不错了
城墙周围被农田包围着,如果不注意看还以为没有城墙呢,因为城墙外面都被植被覆盖了
这张个人认为拍的不错啊,小蝴蝶也很配合,谢谢
围着城墙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到达另一个门
皇城周长3.68公里,平面近方形,占地84万平方米
两张图片用全景处理的,右边是有城墙的,而左边我却没有发现城墙,可能左边的城墙已经被破坏的严重了。
附上一张官方的复原图:
快中午了,到朱元璋出家的地方去……